【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兴寺


  朝鲜三十一本山之一。位于全罗南道海南郡三山面。号头轮山。原称为大春寺。其创建年代有诸异说,但以道詅(新罗末期)创建,净观建庵,其后再由善行头陀重修之说为是。
  高丽高宗时(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真静国师天因自德龙山龙穴庵移住本寺北庵。李朝宣祖三十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罹兵火而烧毁,三十六年由青莲重建堂宇。三十七年正月,西山大师清虚休静入寂,妙香山徒众依其遗言,将其衣钵及宣祖下赐的国一都大禅师的敕旨收藏于本寺,由弟子明照主管。自此之后,本寺成为西山大师藏衣之所,更是西山派宗门重镇。
  清虚休静上承碧松智严、芙蓉灵观等之法灯,主张教禅兼修,统一高丽朝以来对立的教禅二宗,据称弟子有一千余人,上堂高足有七十余人。于其示寂之后,门人松云惟政、鞭羊彦机、逍遥太能、静观一禅等各开一派,另又衍出青梅派、中观派、虚闲派。门风颇盛,为李朝佛教划时代的盛事。至今仍有大半朝鲜僧徒属于西山派。
  本寺相继出现西山法系的宗师、讲师,前者有枫潭义谌、醉如三愚、月渚道安等,后者如万花圆悟、燕海广悦、灵谷永愚等,宗风大振。显宗八年(清圣祖康熙六年,1667),心守重建堂舍。正祖十二年(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1788),住僧天默、戒洪于本寺建造西山大师祠,获赐“表忠祠”之额。翌年四月,王遣礼官致祭,配祀松云及雷默两位大师于其东西两侧。
  其后,李太王刊七年(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建六峰堂宇,以至今日。现今存有大雄殿、十王殿、罗汉殿、千佛殿、枕溪楼、驾虚楼、大香楼、洗尘堂、白雪堂、禅堂、念佛堂、寺务司局、接宾寮、表忠祠、劝学院、讲礼斋、宝莲庵等。山内有清神庵、挽日庵、青莲庵等十二庵,山外有道岬寺、美黄寺、成道庵等三十二末寺。所藏寺宝有西山大师及松云惟政的笔迹等。
  又,此大兴寺与松广寺、华严寺,都是韩国茶道的中心地。
  [参考资料] 《朝鲜寺刹史料》卷上〈海南大兴寺事迹碑铭〉;《朝鲜佛教通史》;《李朝佛教》;《朝鲜寺刹三十一本山写真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