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宗地玄文本论
二十卷。马鸣菩萨造,陈‧真谛译。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全书共立四十大决择分,其中,初二分解释归依之德处及造作其德处的十种大因缘,相当于序分。第三分以下至第三十六分即所谓正宗分,解说金刚地的五种位、金轮山王的十五位、摩诃山王的千二百七十五种法、大海部藏的十种法,乃至空有互生、海藏王的百自在、阿说本王的十方尘数等。第三十七分以下四分相当于流通分,述说此论的功德及作者马鸣自己过去的本因。各分之下,皆先出偈颂,然后解释,唯第三十七分以下仅举出颂。
本论所说内容颇为怪诞,而且论中所引的多数经典名称皆未见载于诸经录,如《修集行因大陀罗尼修多罗》《本地修多罗》《大明修多罗》《法界法轮无尽中藏修多罗》等书,似皆非真正经典,恐亦未曾出现于世。此外,论述体裁,酷似被视为国人伪撰的《释摩诃衍论》,所陈述之义理,类似之处亦多。论中第一决择分举出随体佛、变体佛、法体佛、莫插踩、应转佛之名,第八决择分中说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凡此诸语或系源自三阶教教旨。总之,如《缘山三大藏总目录》卷下所载︰“谓马鸣造者,借人名耳。”本论当系后人伪造而假托马鸣之名以行世者。
此外,署名为“真谛三藏译”,亦未见诸经录中。唐以前经录未曾著录本书,《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谓本论始见于《宋大中祥符录》。在各版大藏经中,《高丽藏》始收二十卷本,宋藏略之,但《至元录》作八卷而注谓“新编入录”,元藏亦阙,明藏则注明“八卷今作四卷”而收之入藏,其后诸藏亦皆收录,唯卷数有异。
[参考资料] 《阅藏知津》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