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宝法王


  (一)元明二代统治者对西藏名僧所赐的尊号︰元世祖忽必烈尝尊八思巴为大宝法王,并赐玉印,以示尊崇。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冬,召见西藏僧哈立麻,宠赐优渥,并为建普度大斋七日,成祖且躬自行香。由于连日出现瑞相,成祖大悦,乃封哈立麻为大宝法王(全衔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并命其领天下释教。此哈立麻,即西藏噶玛噶举黑帽派的第五世活佛得银协巴。自此以后,大宝法王乃成为该系活佛的专用称号。参阅(二)。
  (二)指西藏密教噶举派(白教)噶玛噶举系黑帽派的历任转世活佛︰4 由于该派的第五世活佛得银协巴(哈立麻)被明成祖敕封之后,“大宝法王”遂成为黑帽系历代转世活佛专有的封号,以迄今日。
  大宝法王在历史上可注意的两点,一是西藏佛教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是他最早采用的。其次是从元朝以来,噶玛噶举的实力一直很大,大宝法王在政治上有左右一方的力量,和中央王朝的关系一直很密切,在十七世纪前半期,还曾操纵过西藏的政权。
  噶玛噶举分成两个支系──黑帽系与红帽系,而红帽系是由黑帽系分支出去的,所以黑帽系实即噶玛噶举的主系。
  噶玛噶举的创始人都松钦巴(1110~1193)被追溯为第一世的大宝法王。他是岗波巴的弟子,而岗波巴则是密勒日巴的传人、玛尔巴的徒孙。他修习和传授的教法以“拙火定”和“大手印”为主。他所创建的粗卜寺一直都是噶玛噶举的主寺和大宝法王的驻锡地。
  第二世大宝法王噶玛拔希(1204~1283)是西藏第一位被公认的转世活佛。由于他被认为是都松钦巴的转世,从此西藏才有活佛转世的制度。在西藏的传说中,他是仅次于莲华生大士的神通大成就者。蒙古大汗蒙哥曾赐给他一顶金边黑色僧帽和一颗金印,这就是黑帽派的由来。后来,他被元世祖忽必烈认为有帮助阿里不哥与他争位之嫌,将他拘禁和放逐,后来又被他感动而恢复其自由之身,并拜为国师。
  第三世大宝法王是攘迥多杰(1284~1339),曾为元宁宗和皇后授灌顶。他的弟子札巴僧格就是红帽系的第一世活佛。
  第四世大宝法王是乳必多杰(1340~1383),他曾为年仅三岁的宗喀巴授近事戒,并授记宗喀巴是第二尊佛。他也曾传法给元顺帝父子,特别是一些方便道,这或许与史籍上元顺帝的一些丑闻有关。
  第五世大宝法王得银协巴(1383~1415,《明史》〈西域传〉称之为哈立麻)他曾被明成祖召往南京为皇考妣荐福,并封为大宝法王。在藏族人士的心目中,这是最尊贵的封号。后来的历代活佛也都延用这种封号。
  第六世大宝法王为汤华当丹(1416~1453)、第七世为佐登甘都(1454~1506)、第八世为明锐多杰(1507~1550)、第九世是旺卓多杰(1556~1603)。他们所处的时期,正当是黄教力量发展成为藏族社会上最具影响力的时期。这几世的大宝法王虽没有亲自到内地,但他们与明朝的关系一直不断,粗卜寺到北京的朝贡人员和明朝派到粗卜寺的官员为数都不少。
  第十世大宝法王却英多杰(1604~1674)生于西藏历史上发生重大变乱的时期,各方势力争权角逐。由于他多次被卷入事件中,所以曾四处逃难。但他在逃难中仍致力于噶玛噶举教义的传授,受他教化的人很多。
  第十一世大宝法王名叫也协多杰(1676~1702)。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是各世法王中最早圆寂的一位。
  第十二世活佛是绛曲多杰(1703~1732),他在雍正九年(1731)被邀往北京,第二年病死于北京,年仅三十。
  第十三世活佛为堆督多杰(1733~1797),他是著名的发掘莲华生大士埋藏的经典与法器的人。在西藏的传说中,要修行相当有成就的人才能取到“伏藏”的。又传说他善懂鸟兽语言,并曾以神力平息水灾。
  第十四世大宝法王赤松多杰(1798~1868)曾得到密宗新旧各派的传承,将红、黄、白、花各派融汇贯通,有助于十九世纪藏密的弘扬。
  第十五世是加巴多杰(1871~1923)精通教理与禅法,并且是一位良医、诗人和热心的教师。
  第十六世大宝法王名叫日必多杰(1924~1981),七岁受沙弥戒,十三岁受具足戒。1954年曾随达赖喇嘛访问内地,设法与中共和谈。1959年,战事全面爆发,于二月四日率众逃离西藏,离开了历代大宝法王驻锡的粗卜寺。后来在锡金王的协助下创立隆德寺,并以该寺作为根据地,向世界各地弘传噶玛噶举的教法,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许多修行机构。他是逃亡国外的西藏佛教界人士中的重要人物之一,1981年十一月五日病逝于美国伊利诺州。
  总而言之,历代的大宝法王多是学行俱优,功德增上的大德。他们都各有著述,对于西藏佛教的发展都有过相当程度的影响。
  [参考资料] (一)《元史》卷二○二〈释老传〉;《明史》〈西域传〉;《明书》卷一六七〈西蕃〉。(二)噶玛听列着‧孙一译《西藏十六世噶玛巴的历史》;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