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明寺
江苏名刹。位于扬州市西北的蜀岗上,东邻观音山。又称法净寺。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创建,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寺内建栖灵塔,又改称栖灵寺。唐‧鉴真(688~763)尝住持此寺。北宋‧景德元年(1004)僧可数又建多宝塔。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建平山堂,而苏东坡也曾在寺内建谷林堂。明代初年寺毁,后获重建。清‧乾隆三十年(1765),帝游蜀岗时,赐名“法净寺”。现寺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两淮盐运使方浚颐所重建。主要建筑有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平山堂、谷林堂等。1980年,寺名复称大明寺。
1922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在寺前树立唐‧鉴真和尚遗址碑。1973年,为纪念鉴真殁后一千二百周年忌,在寺内建鉴真纪念堂。建筑形式系仿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分为碑亭和正堂两部份。碑亭内须弥座承托一块横式巨型大理石纪念碑,碑正面刻有“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反面刻碑文;正堂中央供奉鉴真坐像,此尊坐像是以故宫珍藏的一块楠木为原料,仿奈良唐招提寺的鉴真干漆夹纻像雕塑而成,坐像前有一只铜香炉,为日本天皇所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