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昭庆律寺志


  浙江杭州大昭庆律寺的寺志。十卷。清‧吴树虚撰。光绪八年(1882)钱塘丁氏重刊本。今收在《中国佛寺志》第一辑第十六册。
  大昭庆律寺位于杭州西湖北岸。旧名菩提院,后晋‧天福元年(936),吴越王钱氏所创建。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南山律僧永智再兴该寺。太平兴国三年(978)增筑戒坛,称为方善戒坛。此后,每年三月开戒会;七年(982)敕赐“大昭庆律寺”额。太宗淳化至真宗天禧年间(990~1021),净土宗人省常住此寺,结社念佛,专修净土,后毁于火。仁宗庆历二年(1042),南山律僧允堪重建该寺,造戒坛,再兴戒会。南宋、元两代,屡毁屡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奉敕重建戒坛。明、清两代本寺亦屡焚屡建,香火不绝,为著名律寺。
  记载本寺掌故的书籍,旧有《昭庆伽蓝记》等数本,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吴树虚以旧有诸书为蓝本,加以删添而成本书。下分八门︰盛典、兴建、旧迹、净社、戒律、轨仪、僧伽、游集。此中,“净社”、“戒律”、“轨仪”三门为本寺志之特例,乃因本寺为律宗重镇且一度为净土宗名刹之故。“僧伽”一门,为高僧传记,资料多采自塔铭,颇具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