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觉寺(2)


  日本真言宗大觉寺派大本山。位于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大泽町。山号嵯峨山。又称嵯峨御所、大觉寺门迹。该寺原为嵯峨天皇的离宫,时号嵯峨院;贞观十八年(876),淳和天皇的皇后正子内亲王改之为寺,号大觉寺,以淳和天皇的第二子恒寂法亲王为开山。
  天元年间(978~983)以后,该寺隶属于兴福寺一乘院。文永五年(1268)十月,后嵯峨上皇落发为僧,入住该寺。其后,龟山上皇、后宇多法皇、后二条天皇、后醍醐天皇等相继入寺住持,世称此皇统为南朝大觉寺统(而后深草、伏见天皇的皇统被称为北朝持明院统)。就中,后宇多法皇于元亨元年(1321)营造诸堂,大兴寺门,被视为中兴开山,人称大觉寺法皇。元中九年(即明德三年,1392),南北朝在此议和。应仁之乱时,曾被烧毁,至桃山、江户时代始复兴。宗三十三年(1900),独立为古义真言宗大觉寺派。
  目前遗留之寺内殿宇,皆非原始建筑物,皆为后代所重建者,然其中之宸殿等殿宇,仍留下宫殿建筑的传统,正觉殿则为南北朝议和的遗迹,此二殿皆被列为国宝。又,寺东之大泽池为嵯峨天皇时代林泉的一部分,系模仿中国之洞庭湖所造。
  [参考资料] 《三代实录》卷二十八、卷三十五、卷四十;《神皇正统记》;《大觉寺文书》;《大觉寺门迹次第》;《大觉寺门迹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