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奉先寺


  朝鲜三十一本山之一。位于京畿道杨州郡,山号注叶山。系高丽‧光宗二十年(969,一说十一年)法印坦文所创建。初名云岳寺。朝鲜世祖十三年(1468)九月,世祖崩,十一月葬于本山,其陵墓称为光陵。翌年(睿宗元年)六月,贞熹奉王后尹氏之命,于郑显祖等陵室之南建佛殿、僧寮。九月,为世祖举行法会,又建影殿于寺东,号崇恩殿,又铸梵钟,赐“奉先寺”额。燕山君元年(1495),仁粹太后崇信佛教,于本寺及津宽、正因两寺为成宗修水陆施饿鬼会。然而,仁粹太后殁后,王即断然实行排佛政策,罢黜禅教两宗僧试,并废止兴天、兴德两寺。但因本寺与奉恩寺共为奉侍陵墓之寺刹,因此存置不废。及至明宗时代,文定王后归依虚应普雨,又大力尊崇佛法。且于明宗五年(1550),以此寺为教宗本寺,奉恩寺为禅宗本寺。翌年,再兴两宗僧科,命守真任“判教宗事都大师”,住持本寺。普雨任“判禅宗事都大禅师”,住持奉恩寺。七年四月,在本寺与奉恩寺举行僧试,故本寺在当时为教宗僧科试所首刹,甚为繁荣。但至王后殁后,普雨失势。本寺乃渐次衰微。
  宣祖二十六年(1592)壬辰之役,本寺遭罹兵火。翌年,朗慧重建。仁祖十四年(1636),复遭清太宗兵火焚毁。翌年,戒敏重兴。其后,英祖二十五年(1749)、宪宗十四年(1848)由诚庵敬义与月城永哲等人先后重加修缮。今存大雄殿、御室阁、炉殿、山神阁、云霞堂、影堂、钟楼阁,并统辖兴国寺、佛岩寺、桧岩寺等二十六寺。
  [参考资料] 《朝鲜佛教通史》卷上;《朝鲜金石总览》卷下;《李朝佛教》;《朝鲜禅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