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妄执


  即违背缘起无我之理,而误以为有实我、实法的迷妄执着;或指对假名言相的虚妄执着。《大乘起信论》云(大正32‧577a)︰“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又云(大正32‧577b)︰“计我、我所种种妄执。”可知妄执是指执著于虚妄的事物,其具体之显现即为我执、法执之相。
  唯识宗认为我执、法执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两种。分别起的我执、法执,是受邪教或邪师等等思想所影响,由后天而起的;此是吾人经验上意识现象的领域,其执易断。反之,俱生起的我执、法执,是意识分别以前与生俱来的,是真正的妄执,较为难断。
  又,俱生起之我执与法执,其相续有间断与无间断两种,前者属于第六意识的作用,后者则为第七末那意识的作用;此末那识为妄执的根源,亦即其当体。末那识最显著的作用,是以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对象,于见分生起我相及自心相,并执着为实我、实法。其本质为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此末那识所起的我执与法执极其微细,因此难以断除。必须多修习殊胜之生空观、法空观,始能彻底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