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娑多婆诃王(梵Sātavāhana)
南印度憍萨罗国国王。音译娑多婆汉那王或娑多婆呵那王,意译引正王。别作禅陀迦王、市演得迦王。此王尝归依龙树菩萨,以兴隆佛教而著名。《大方等无想经》卷五云(大正12‧1099c)︰“我涅槃后千二百年,南天竺地有大国王,名娑多婆呵那,法垂欲灭余四十年,是人尔时当于中出,讲宣大乘方等经典,拯拔兴起垂灭之法,广令是经流布于世。”
据《大唐西域记》卷十所述,此王尝于国内建黑峰精舍,以供龙树菩萨居住。并曾随龙树娴习药术,虽经久年而志貌不衰。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载,龙树尝以偈陈述十善、七觉支、十二因缘等要义,作成《苏颉里离佉》以赠王。其后义净将该书译出,名为《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宋‧求那跋摩所译《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及刘宋‧僧伽跋摩所译《劝发诸王要偈》,均为该书之别译本。
关于“娑多婆诃”一词,朱利安(S. Ju-lien)及毕尔(S. Beal)以为是自sadvah a译来。康宁罕(A. Cunningham)、华特斯(T.Watters)及高楠顺次郎以为是sātavāhana。按,“娑多婆诃”系案达罗王朝之族称,而“市演得迦”(又作禅陀迦)即指该王朝之鼻祖西姆加(Simuka)。然而高桑驹吉以为娑多婆诃王乃案达罗王朝第二十七世的雅祇那修利(Yajñaśrī)王(173~201在位)。又,《多罗那他佛教史》中,称此王为优陀延王。
[参考资料] 《龙树菩萨传》;《付法藏因缘传》;《往五天竺国传》;《东南印度诸国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