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字轮观


  密教修法所用的观法之一。又称法界体性三昧观、入法界三昧观、入法界观、后入三摩地观。即观显本尊之意密与行者之意业本来融会不二的观法。亦即行者于心月轮上,布列表地、水、火、风、空五大的梵字(阿、□、罗、诃、佉),以及表示佛、菩萨的梵字,而思惟现象世界本来是空,最后实现本尊与自己一体无二之境地。于密教修法中,此字轮观为意密成佛之秘观、加持成佛之妙行,与正念诵、修口密的入我我入观同是重要的观法。
  关于字轮的意义,《大日经疏》卷十四以之为转生、不动之义。其文云(大正39‧723b)︰
  “所谓字轮者,从此轮转而生诸字也。轮是生义,如从阿字一字,即来生四字。(中略)又字轮者梵音云恶刹啰轮。恶刹罗是不动义。不动者,所谓是阿字菩提心也。如毗卢遮那住于菩提心体性,种种示现普门利益,种种变现无量无边。虽如是垂迹无穷尽,能实常住不动,亦无起灭之相,犹如车轮虽复运转无穷,而当中未曾动摇。由不动故,能制群动而无穷极也。此阿字亦复如是。以无生故,即无动无退,而生一切字轮转无穷,是故名不动轮也。”
  此观有通、别二观。别中更分三种,通别合有四种,称之为四种字轮观。通者,谓通观五大种子,称之为法界体性三昧。别三种者,(1)观本尊梵号(如普贤法),(2)观本尊心咒或心中心咒(如如意轮法),(3)观本尊种子(如分观阿弥陀)。
  又,观字轮一一字,有广略重重的观想法,或分别为字相观、字义观二段,或分字相观、字义观、无分别观三段等。首先,字相观为观所观文字之形相。其次,字义观系观所列文字之本不生等字义,亦即观字义而观一切法之实相;此有离分观(各别观诸字字义)、接属观(展转相接而观字义)二种。又,此字相、字义二观各有顺观、逆观,顺观彰显从本垂迹之理,逆观表修因感果之义。最后,泯亡字相、字义,住于无分别,此为无分别观,系字轮观之终。
  如是观字相、字义、无分别时,我心即五大,本尊之心亦为五大。行者内心之五大与本尊心的五大无二无别,相应涉入,故得修显我心即毗卢遮那佛心。
  此外,观字轮之前,须先观满月轮。修此观时,初心行者先观身前一肘间有一肘量大之月轮,或横观之,或竖观之;及观熟,引月入心中。已达,行者直观身内心月轮。心内观熟,更观想月轮逐渐周遍法界如圆珠,横竖自在观想。又,布列月轮上之文字,自利为向内排列,化他向外排列,二利双存则横列之。
  [参考资料] 《大日经》卷五〈字轮品〉;《大日经疏》卷二十;《大日经疏演奥钞》卷四十七;《无量寿如来修观行供养仪轨》;《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