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守庚申
即当庚申之夜,揭三猿之像以祭祀帝释天和青面金刚的仪式。乃起源于道教避三尸之说。道教说人身皆有三尸虫(又称三彭、三虫),能记人过失,每逢庚申日,乘人睡时将人之过恶禀奏上帝。故此日之夜晚应不睡以守候之,此即守庚申的由来。三尸虫中之上尸名清姑,中尸名白姑,下尸名血姑;或说,上尸称彭踞,中尸称彭踬,下尸称彭腾。
此仪式亦夙已流行于佛教徒之间。北宋‧赞宁《僧史略》卷下云(大正54‧ 250c)︰
“近闻周郑之地,邑社多结守庚申会,初集鸣铙钹,唱佛歌赞,众人念佛行道,或动丝竹,一夕不睡,以避三彭奏上帝,免注罪夺算也。然此实道家之法。往往有无知释子,入会图谋小利,会不寻其根本,误行邪法,深可痛哉。”
此外,日本宗教界亦有守庚申之行事,谓之为“庚申待”。
[参考资料] 《抱朴子》内篇卷六;《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寂照堂谷响集》卷九;《尘添壒囊钞》卷十;《古事谈》卷六;《陀罗尼集经》卷九(大青面金刚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