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安廪(507~583)
南朝僧。江阴利成(江苏江阴)人,俗姓秦。二十五岁奉梁武帝之敕令而出家,往东魏,随司州光融寺容公习经论。复依嵩山少林寺慧光公,受《十地经论》《四分律》及禅法,穷究其玄理。居东魏十二年间,宣讲《四分律》、大乘经论各数十遍,门下受业者日多。
梁‧太清元年(547),与门人等自彭沛返杨都,获武帝敕住天安寺。师遂在此讲《华严经》,大振宗纲。逮梁亡陈兴,陈‧永定元年(557),奉召入内殿说戒。并开法于耆阇寺,敷演不绝。后受文帝之命,在昭德殿讲《大集经》,宣帝时,复至华林园说法。师承继慧术四宗说,立六宗教相,以判释佛陀之一代圣教,乃江北七家之一。陈‧至德元年正月示寂,年七十七。
[参考资料] 《续高僧传》卷七;《法华经玄义》卷十(上);《请观音经疏》;《华严五教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