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安立


  施设差别之义。“非安立”之对称。即指以言语、名相来区别种种事物。如《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云(大正43‧568a)︰“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无差别、离名言者,非安立也。安立者,施设义。”又,《成唯识论》卷九谓相见道中,缘安立谛有十六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末)谓四种世俗谛及前三种胜义谛乃安立谛;《成唯识论》卷八则以苦实性为安立真如,此等皆是其例。
  另外,《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在解释安立大乘的三界唯识时,谓安立有成立、施设、开演、可建四义。其文云(大正43‧980a)︰
  “安立者,成立义。谓此论中成立大乘三界唯识。即以因喻成立宗义,名为安立。又安立者,施设义。以广道理,施设唯识略理趣故。或安立者,开演义。未说之义,今说名立。已说之义,今广名安。又安者可也,教理相称。立者建也,法性离言。今言名立顺理,所以称安。”
  《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云(大正27‧630b)︰“安立果者,谓依风轮安立水轮,复依水轮安立金轮,复依金轮安立大地,复依大地安立一切情非情数。此中,后后是前前果。”此系以安置建立为安立义,相当于《唯识二十论述记》所谓的成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