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宝云
(一)(376~449)东晋译经僧。河北人(一说凉州人)。幼年出家,十八岁入庐山。尝立志亲睹灵迹,广寻经要,遂于晋安帝隆安(397~401)初年,与法显、智严等先后前往西域,历经于阗、张掖诸国,而得遍礼圣迹。此外,师且广学梵书,钻研音字训诂。其后,与僧景、慧达等人返回长安,师事佛陀跋陀罗。刘宋‧永初二年(421),于建康道场寺(一说六合山寺)译出《新无量寿经》。元嘉四年(427),移住枳园寺,与智严合译出《普曜经》《广博严净经》《四天王经》等。其后,又襄助僧伽跋摩等人译出《杂阿毗昙心论》《杂阿含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法鼓经》《胜鬘经》等书。
师兼通华梵,又精音训,译笔佳妙,颇为时人所推仰。元嘉二十六年示寂,世寿七十四(一说七十八)。又,依《法经录》《历代三宝纪》卷十等所载,师所译佛典除上列之外,另有《净度三昧经》《付法藏经》《菩萨璎珞本业经》等书。此外,师撰有《西域游记传》一书,然已不传。
(二)中唐时代禅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为马祖道一的法嗣。尝住池州(安徽)鲁祖山,大弘教化,故世称鲁祖宝云。师一向以面壁不语为接化学人的方式。另有若干机缘语句传世,其余事迹不详。
[参考资料] (一)《高僧法显传》;《出三藏记集》卷二、卷十四、卷十五。(二)《祖堂集》卷十四;《景德传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