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宝亮(444~509)
南朝义学名僧。又称小亮法师。俗姓徐。先祖为东莞胄族,晋代为避战乱,移徙至东莱(山东)。十二岁,从青州道明出家。受具足戒后,历游诸方。年二十一,南至建业,居中兴寺,深获袁粲赞扬,学名隆盛。时,齐竟陵文宣王闻师道誉,亲至其居,恭请师引领法席。不久,住灵味寺,盛讲《涅槃》《成实》《胜鬘》《维摩》《法华》《十地》《首楞严》诸经论,缁白弟子有三千余人。
师精研涅槃佛性之学。南朝末年,均正所撰《大乘四论玄义》中,列举“正因佛性说”有本三家、末十家之别。而宝亮即为末十家中之第三家。
师之为人俊气雄逸,锋辩纵横,凡有问者皆能尽其所问。在当时,师深受梁武帝尊崇。天监八年(509),曾奉敕撰《涅槃经集解》,帝且亲为作序。同年十月示寂于灵味寺,世寿六十六。门下弟子有庄严寺僧旻、光宅寺法云、灵根寺僧迁等。
[参考资料] 《梁高僧传》卷八、卷十;《续高僧传》卷五〈僧迁传〉、〈僧旻传〉、〈法云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