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宝通禅寺


  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外洪山南麓。原名灵峰寺,相传系唐‧宝历二年(826)随州(湖北省信县)大洪山民众,为感佩善庆祈雨灵验而建。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金兵南下,遂迁寺至武昌东山,改名为崇宁万寿禅寺,并改东山为洪山,以纪念寺宇发祥地随州大洪山。元‧至正十六年(1356),毁于战火。明初,楚昭王朱祯重修殿宇,其子庄王、其孙靖王,先后请求朝廷赐予匾额,至成化二十一年(1485)始改名宝通禅寺。
  其后,此寺屡有兴毁,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四年至光绪五年间(1865~1879)所建成,主要有放生池、圣僧桥、接引殿、东西厅、大雄宝殿、祖师殿、禅堂与宋铸铁钟、明雕石狮等。其中,铁钟又名万斤钟,系南宋‧嘉熙四年(1240)所铸。此外,寺后有洪山宝塔(灵济塔)、法界宫,另有小亭、层台、奇石、幽径、华严洞、白龙泉等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