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宣政院


  元朝时职掌全国佛教事务及藏族地区之军政事务的机构。其职权类似清代的理藩院。乃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1264~1294)初年在首都大都所设置,初名总制院,统辖喇嘛及西藏诸事宜,以任西藏译史之桑哥(胆巴国师之门人)为总制院使。据《元典章》记载,当时更有总制院事之官职。至元二十五年(1288),总制院改称宣政院,扩大机构,于院使下设同知、副使、参议、佥院等各二人。元统二年(1334),废止江南的广教总管府十六所,而于杭州设置宣政院之分院(行宣院),其下设院使二人。至正二年(1342),又附设崇教所,治理僧俗庶务。若遇地方蕃寇起事,则于其地设行宣院担任讨伐事宜,平息后则废止。若是重大军务事宜,则由宣政院与枢密院共议。宣政院附设机构甚多,主要有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二都元帅府、军民元帅府、军民安抚司等。其人事为僧俗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