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密林山部(梵ṣaṇḍāgārika、Saṇ-ṇāgarika,巴Chandāgārika、Channāgirika,藏Groṅ-khyerdrug-paḥi sde)


  音译沙那利迦、山拖伽梨柯。又作密林住部、□山部、六城部。为小乘二十部之一,上座部之一派。因部主住在密林山而得此名。据《异部宗轮论》所述,此部在佛灭三百年中由犊子派分出,其分派之起因,在于解释“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颂时产生异解。此部认为此颂是说明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不动法等六种阿罗汉。第一句中的“已解脱”是指思法阿罗汉,“更堕”是指退法阿罗汉。第二句中的“堕由贪”是指护法阿罗汉,“复还”是指安住法阿罗汉。第三句是指堪达法阿罗汉。第四句是指不动法阿罗汉。此派之所阐释与他派不同。
  又,《三论玄义》另有一说。该论举出真谛之说法,谓系因在诠释《舍利弗阿毗昙论》时,以其义有所阙,遂各取经义添增,因而产生此密林山部及贤胄部等分派。
  此部所主张之其他论点与犊子部相同,故西藏多罗那他之《印度佛教史》认为此部是犊子部之一派。
  [参考资料] 《出三藏记集》卷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异部宗轮论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