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寺号
指佛寺的名号。寺,原为中国古代官舍的名称。佛教东来后,始转指安置佛像、供僧尼居住与修行的场所。相传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迦叶摩腾及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马驮经而来,居于鸿胪寺(为接待四裔宾客之所)。后以鸿胪寺非久居之所,帝为其别建白马寺,此即中国僧寺之始。取名白马,以白马驮经而来;仍以寺为名,即表示待僧客以宾礼之故。自此,“寺”遂用以指我国佛教的伽蓝,且附以寺号。
若考证寺号之由来,可发现其各别的特殊意义;有些具有共通之意义,有些则在表明独特之意义。有特殊之共通性的寺号,略别如下︰(1)依经名定名者,如大阿弥陀经寺、法华经寺。(2)依佛、菩萨、天部众名定名者,如释迦寺、本佛寺、如来寺、观音寺、弥勒寺、毗沙门寺、天王寺等。(3)依祖师名定名者,如法然寺、日莲寺。(4)以宗名定名者,如华严寺、天台寺、临济寺等。(5)以教义定名者,如极乐寺、一乘寺、妙法寺、莲华寺等。
表明独特意义的寺号,略如下列︰(1)由地名定名者,如庐山寺。(2)以人名定名者,如慧远寺。(3)以年号名定名者,如建初寺、开元寺、太平兴国寺。(4)以缘起而定名者,如白马寺。(5)以寺建立之意义定名者,如大云寺,为唐代则天武后于天授元年(690)颁布《大云经》于天下,且令全国各州建大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