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寺子屋


  日本江户时代(1600~1868)寺院所设的私塾,又作寺小屋。印度及中国亦有类似机构。其起源不详,唯平安时代(782~1197),已有《实语教》《童子教》等书(相传系空海、安然等人所撰)的出版,故知此时僧侣已颇为重视儿童教育。源平时代以后,战乱频仍,一切学事悉委诸僧侣。寺子屋可能即为此时之僧侣所创设。至江户时代,其设备趋于完整,数量亦不断增加。遍布于都市、乡村各角落。其教学内容系以阅读、书写、珠算为主。强调封建伦理,否定基督教,灌输檀家制度思想。又,教师职务由僧侣、武士、神官、医师等知识阶级担任。明治五年(1872),政府颁布学制,各地纷纷设立小学,寺子屋遂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