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寺请证文
日本江户时代,各寺院为设籍于本寺的信徒所写的证明文件。又称寺请文、寺手形、寺证文、寺请状、宗旨手形、宗旨证文、宗门手形。
由于天主教在织田信长时期,大举传入日本,教会势力逐渐兴盛。德川幕府担心其将对国家形成威胁,于是为禁止该教的传播,乃颁布“改宗”法令。命僧侣掌管户籍,规定人民须挂籍于一特定寺院,此谓檀那寺。故凡自天主教改宗佛教者,便由所属寺院僧侣提出寺请证文,以资证明。
此证文因对象(分为个人、一户、檀那全体)的不同,书写的方式亦有异。最早是因庆长十八年(1613),京都所司代板仓胜重对改宗者的要求而使用。其后范围扩大,凡人民结婚、帮佣、旅行、迁移等,皆受所属寺院的监察,而向目的地寺院、官署或雇主提出此证明文件,故成为一种身分证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