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尸利沙树(梵śiriṣa,巴sirīsa)
产在印度的一种香木。又作尸利洒、尸利驶、师利沙、舍离沙,为吉祥之意。意译为合欢树、合昏树、夜合树。学名Acaciasirissa。其树胶可作香药。《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七列其为三十二味香药之一,名作尸利洒。《玄应音义》卷三载有两种,一种叶、果皆大,名尸利沙;一种叶、果皆小,名尸利驶。南本《涅槃经》卷三十二云(大正12‧820a)︰“尸利沙果先无形质,见昴星时,果则出生,足长五寸。”又,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一等所载,此树为拘楼孙佛(过去七佛中的第四佛)的道场树。
[参考资料] 《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五;《慧琳音义》卷八、卷二十六;《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陀罗尼集经》卷十;《翻梵语》卷九;《心地观经》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