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尸弃佛(梵śikhi-buddha,巴Sikhi-buddha,藏Saṅs-rgyas gtsug-tor-can)


  过去七佛之第二佛。又作式、式诘、式弃,或式弃那;译作顶髻、持髻、有髻,或火、火首、胜、大及最上。
  依《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所述,尸弃佛于过去三十一劫出世,人寿七万岁,姓拘利若(Koṇḍañña),于分陀利(Puṇḍarīka)树下成佛。初会度十万比丘,第二会度八万比丘,第三会度七万比丘。第一弟子为阿毗浮(Abhibhū),第二弟子为三婆婆(Sambha-va),执事弟子名忍行(Khemankara)。父为刹利王种,名明相(Aruṇa),母名光曜(Pathavatī),子称无量,父所治之城名光相(Aruṇavatī)。
  此外,《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七佛父母姓字经》、失译《佛名经》卷十九及《四分律比丘戒本》等处也对尸弃佛有所说明,然内容稍有不同。
  [参考资料] 《杂阿含经》卷十五;《增一阿含经》卷一、卷四十四、卷五十;《毗婆尸佛经》卷下;《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