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尼连禅河(梵Nairañjaṅā,巴Nerañjarā、Nirañjarā,藏Nai-ran dsa-na)
恒河支流。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之东,相当于今比哈州的Phalgu河。又称尼连禅那河、尼连然河、尼连河、尼连禅江、尼连江水、尼连水。意译为不乐着河。其沿岸多圣迹。《方广大庄严经》卷七〈苦行品〉云(大正3‧580c)︰“菩萨出伽耶山已,次第巡行至优楼频螺池侧东面,而视见尼连河,其水清冷湍洄皎洁,涯岸平正林木扶疏,种种花果鲜荣可爱,河边村邑处处丰饶,栋宇相接,人民殷盛。”
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卷四所载,释尊出家后,于尼连禅河侧静坐思惟,修苦行六年。后舍苦行,从座起,入河沐浴,身体羸弱不能出。时,得天神相助而出,复接受牧牛女难陀波罗的乳糜供养。不久,至毕波罗树(即菩提树)下成道。此外,《大唐西域记》卷八、卷九〈摩揭陀国〉记此河河岸有伽耶山、菩提树、苦行林、正觉山等。
该河发源于孟加拉(Bengal)哈札里巴(Hazaribagh)地方的西美利亚(Simeria),北流至佛陀伽耶(Buddha Gaya)的北方,与莫罕那河(Mohana)相会,后流至巴特拿(Patna)的东方而注入恒河。
[参考资料] 《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中阿含经》卷二十三〈水净梵志经〉;《杂阿含经》卷三十九;《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修行本起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