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山门‧寺门
日本佛教史用语。指日本天台宗的圆仁法系(山门)与圆珍法系(寺门)二派。日本天台宗自义真以来,悉由天台座主统治一宗,传至圆仁、圆珍以后,法系分裂为二。贞观十年(868),圆珍补任第五世天台座主,其门下大振,势力凌驾于圆仁法系。圆仁法系遂转以山外法性寺、元庆寺为根据地,至良源时,复兴遭火烧毁的睿山,且门下高徒辈出,势力大起。
天元四年(981),圆珍门下余庆补任法性寺座主,圆仁门下乃群起抗拒。以法性寺座主设立以来皆选自圆仁门徒为由,向朝廷陈情抗议。永祚元年(989),余庆担任二十世天台座主,引起圆仁门徒更强烈的反抗。三个月后,余庆辞职,偕门徒迁至园城寺(三井寺)。此后,二系仍抗争不断。今称山门(延历寺)为天台宗,称寺门(园城寺)为天台宗寺门派,各独立自成一派。
◎附︰村上专精着‧杨曾文译《日本佛教史纲》第二期第十六章(摘录)
余庆僧正,筑前(在今福冈县)早良人,其事迹不详。他在天元二年(979)担任园城寺长吏,四年受任为法性寺座主。他被称为“智辨大师”或“观音院僧正”。一般把劝修、胜算、穆算、庆祚称为余庆门下的四杰。劝修即智静僧正。劝修、庆祚以下有志贺僧正明尊,再下面有行尊,当时还有三井寺的增誉,天台宗的修验道就是由他们兴起的。最初余庆僧正担任法性寺座主时,慈觉(圆仁)的门徒到朝廷诉说︰“贞信公(忠平)创设法性寺以来,已经历九代座主,慈觉的门徒常受此任,现在忽然以智证(圆珍)的门徒担任此职,是没有道理的。”喧扰纷争,事不易决。天皇(圆融)大怒,说︰“忠平开法性寺,未必付诸慈觉一门,现余庆虽出于智证之门,但已有智行之誉。败德之徒,徒事喧嚣,毕竟非清静僧侣之事!”下诏停止一百六十余人的封职。从此以后,两门之间的不和更形表面化了。
以后两门之间逐渐互相倾轧,智证的门徒渐渐离开睿山分散了。当时流言四出,有的说座主良源(即“慈慧”)嗾使其徒要烧千手院,要杀死余庆及穆算等。朝廷大惊,敕命守望千手院的经藏,并且谕示座主停止这种行动。慈慧僧正上表说明这是无稽流言。此后,山上的智证门徒,由余庆率其门徒数百人一起下山住到观音院,胜算、劝修、穆算等也各率门徒分别下山居住。其余留在千手院的众僧,仅有百余人。然而到了永祚元年(989 ),寻禅辞去了座主之职,余庆受敕任天台座主职。于是,慈觉的门徒进行抗拒,坚闭讲堂的门户,并在路上驱逐朝廷的命使。朝廷不得已再次派遣使官上山,让检非违使(官名)予以保护,在前唐院宣布诏命,并且祭告慈觉大师之灵。因为众徒行为暴戾,诏命中有称众徒为“狮子身上之虫”的话。这就是有名的“永祚宣命”。余庆担任座主仅仅三个月,因山门僧众不服而辞职。到了正历四年(993),由于观音院一个叫做成算的童子的事情,慈觉门徒一哄而起,烧了千手院的房舍,把胜算所管的四所房舍化为灰烬,连同莲华院(由冷泉天皇发愿建造)、佛眼院,以及已故良勇、房算的房屋、穆算所管的房舍共四十余间,全都烧毁,山上的一千余智证门徒都被赶出。庆祚等和其门徒一起移住三井寺。从此,山门(睿山)、寺门(三井寺)完全分立,长期没有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