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崇善寺
位于山西太原市东南。始建于唐代,原名白马寺,后改称延寿寺、宗善寺。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第三子朱棡(晋王)为祭吊其母而加以重建,并易名崇善寺,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寺院。清‧同治三年(1864),发生火灾,寺院被毁大半。现存山门、钟楼、东西配殿及大悲殿等建筑。外观庄严的大悲殿,被认为是明初寺院建筑的典型,内有千手观音菩萨像,其两侧有金色的文殊、普贤菩萨像,高八公尺,均为明代铸像中的杰作。
此外,寺内收藏有︰宋‧绍定四年(1231)版《碛砂藏》全部;明‧正统五年(1440)版《北藏》全部;嘉靖三十年(1551)版《南藏》全部等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