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崇圣寺三塔
又名大理三塔、大理崇圣寺塔。位于云南大理市旧大理城西北约二公里的点苍山应乐峰下、洱海边。因塔后原有大理最大佛寺崇圣寺而得名。崇圣寺建于中唐晚期,历经数次地震与兵火,今已荡然无存。
三塔均为砖砌,一大二小,鼎足而立。主塔居中,名千寻塔,正式名称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俗称大塔或中塔。建于九世纪中叶。相传为唐朝建筑师恭韬、徽义指导工匠仿西安小雁塔、河南嵩岳寺塔形制建成。该塔为四方形砖砌中空密檐式,十六级,高六十九点一三公尺,每层正中央开券龛,置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制的金鹏鸟。二小塔南北相对,分立主塔后侧,均系十级八角形实心砖塔,各高四十二点一九公尺,建筑年代约在十一世纪大理国时期。两塔塔身都涂以白色泥皮,有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
西元1979年维修主塔时,在塔顶及塔基中发现唐、宋时的珍贵文物六百余件。其中,手抄经卷、金银器、佛像、塔模等,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千百年来,虽迭遭地震与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系云南现存最古砖石结构建筑物。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以及佛教与南诏、大理国史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