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师子座(梵siṃhāsana,巴sīhāsana,藏seṅ-geḥi khri ’dsin pa)


  指佛或大德等所坐的床座。又作师子床、狮子座、猊座。《大品般若经》卷一云(大正8‧217b)︰“尔时,世尊自敷师子座,结跏趺坐。”
  关于师子座之名,《大智度论》卷七云(大正25‧111a)︰“问曰︰何以名师子座?为佛化作师子,为实师子来,为金银木石作师子耶?又师子非善兽故,佛所不须,亦无因缘故不应来。答曰︰是号名师子,非实师子也。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若床若地皆名师子座。譬如今者国王坐处亦名师子座。”
  师子座又名“猊座”,《祖庭事苑》卷二释云(卍续113‧28上)︰
  “猊,狻猊也,师子之属。西方王者所坐之座,犹中国龙床也。西域记云︰君王朝坐,弥复高广,珠玑间错,谓师子座也。”
  此外,《śāṇḍilyopaniṣad》第一篇第三章中,曾详述坐法中之师子坐。又,寺院中佛、菩萨之台座上刻有师子者,系因应师子座之名而刻者。故,举凡寺院中佛、菩萨之台座及高僧说法时之座席,皆名为师子座。
  [参考资料] 《分别功德论》卷一;《南海寄归传》卷四;《长阿含》卷十七〈沙门果经〉;《大般涅槃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二;《法华经》卷六;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一;《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