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席力图召
寺院名。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石头巷。汉名延寿寺。“召”即相当于汉语中的寺院;“席力图”是藏语,意为法座或首席。据载,此寺在明‧万历前,原是一座小庙,万历年间(1573~1620),精通蒙、藏、汉三种文字,深谙佛教典籍的席力图一世希体图噶,在此受到顺义王阿拉坦汗的推崇,召中香火日盛。万历三十年(1602),希体图噶亲自护送达赖四世回藏坐床。在西藏期间,希体图噶因抱持幼小的达赖举行坐床典礼,因而曾坐在达赖喇嘛的法座上。回寺后,即改寺名为席力图召(意为“法座寺”),以示其法位。
从清代初年起,此寺陆续扩建寺宇,始具现在规模。康熙帝西征回军,驻跸於呼和浩特,曾赐此寺以经典、念珠、弓矢、甲胄等物,并命汉名为延寿寺。康熙四十二年(1703)又在寺内立“征噶尔丹记功碑”,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记。
寺宇除大经堂外,都是汉式建筑。大经堂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分为前廊、经堂、佛殿三部分。大经堂采藏式结构,殿顶置铜铸鎏金宝瓶,以法轮、飞龙等各式图案装饰,四壁则用彩色琉璃砖包镶,绚丽夺目。前廊为七开间,下层饰以华丽的藏式柱,上层则以孔雀蓝琉璃砖贴面,并镀以金、银。经堂高二层,是喇嘛集体诵经的地方,位于最后部的则是佛殿。
此外,大经堂两侧有东西两院,东院西南隅有一座喇嘛塔,由汉白玉石砌成,塔顶相轮部份悬有两个镀金铜饰,又称“双耳喇嘛塔”;塔高约十五公尺,塔上用彩色勾勒图案花纹及六字真言,庄严宏丽,是内蒙古现存喇嘛塔中最大者,结构亦最为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