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常不轻菩萨(梵Sadāparibhūta,藏Rtag-tubrñas-pa)


  《法华经》中弘扬“众生皆可成佛”思想、修忍辱行的菩萨。又称常被轻慢菩萨,略称不轻菩萨、不轻大士。据《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载,在过去世,威音王佛既灭度,过正法入像法之时,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时有常不轻菩萨出现。恒礼拜赞叹四众云︰“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此菩萨不专读诵经典,只专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作礼,口中作言︰“我不敢轻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故。”
  时,四众中有生瞋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或以杖木、瓦石打掷。但菩萨不为所屈,仍高唱前言。因此,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号其为“常不轻”。此菩萨临终时,见威音王佛现于虚空,说《法华经》。菩萨闻之,悉能受持,故得六根清净,更增寿命为二百万亿那由他岁,而广为人说《法华经》。
  此菩萨之行持,对我国佛教亦有影响。《历代三宝纪》卷十二记载,隋僧信行,于道路中,不问男女皆加以礼拜,后创立三阶教,信徒颇多。此外,唐僧飞锡在其所撰《念佛三昧宝王论》书中,亦设有“念未来佛”一门。颇有将念佛法门与《法华》常不轻行加以混同的思想倾向。
  [参考资料] 《法华文句》卷十(上);《法华经玄赞》卷十(本);《法华义疏》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