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平等性智(梵samatā-jñāna)
瑜伽行派所谓的四智之一,或密教所说的五智之一。谓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之智。就四智而言,瑜伽行派唯识说有“转识得智”之语,谓在无漏圣位时前五识、第六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可转为四智。依《成唯识论》等所载,其中有漏的第七识可转成无漏的平等性智,不过在见道位时仅能一分证得,唯在佛果位时方可全分证得。第七末那识虽因具备我见、我爱、我慢、我痴等心所,以自我为主充满差别我执。但是,在知无我、实践无我的圣位时,此我执可消除,第七识可转变成不见我他彼此差别的平等性智。
此外,密教在上述之四智之外,另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谓平等性智又作灌顶智,为南方宝生佛之智。
◎附一︰《成唯识论》卷十(摘录)
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中略)
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菩萨见道初现前位,违二执故;方得初起。后十地中,执未断故;有漏等位,或有间断。法云地后,与净第八,相依相续,尽未来际。(中略)
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第八净识。如染第七,缘藏识故。有义,但缘真如为境。缘一切法平等性故。有义,遍缘真俗为境。《佛地经》说,平等性智,证得十种平等性故。《庄严论》说︰缘诸有情自他平等,随他胜解,示现无边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缘真俗二智所摄,于理无违。
◎附二︰《佛地经论》卷五(摘录)
平等性智者︰由十种相圆满成就,证得诸相增上喜爱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证得一切领受缘起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证得远离异相非相平等法性圆满成故,弘济大慈平等法性圆满成故;无待大悲平等法性圆满成故,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一切众生敬受所说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世间寂静皆同一味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世间诸法苦乐一味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修殖无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参考资料] 《佛地经论》卷三;《心地观经》卷二;《秘藏记》卷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