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开化寺
(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区龙山之旁︰据《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二记载,北宋‧开宝四年(971),永明延寿为镇压钱塘江之潮水,乃奏请吴越王钱俶创建此寺,名寿宁院。另据月轮山(峰)六和塔(属于本寺)下层内所存之碑文记载,六和塔为贼焚毁,片瓦无存,又遇江潮泛涨,百姓蒙舟楫之烦,因此,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礼部依圣旨兴工,临安府转运司亦协力兴建。二十六年,智昙前来住持该寺,当督导修建之际,不假官力,舍衣钵,募净财,建七层之塔,并成就寺院百间。隆兴二年(1164),御赐“慈恩开化教寺”之额。翌年,因智昙之功绩,本寺获得特典。其后,屡遭灾厄。明‧嘉靖年间(1522~1566),遭火烧,万历年间(1573~1619)重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又重修。现今之六和塔,分别于1953年、1970年两次整修,塔观面目一新,登临塔上,钱塘风光可一收眼底。
(二)位于山西高平县城东北舍利山腰︰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923~946)。北宋‧熙宁六年(1073)增建大雄宝殿。其后,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寺前耸立一座二层楼阁式山门,院内中心为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对峙,后殿左右各跨翼楼。大雄宝殿为北宋原构,古朴壮观,殿内四壁有北宋‧绍圣三年(1096)的壁画,画面瑰丽逼真,堪称壁画佳作。此外,寺内尚存碑碣多通,寺外另有高僧石制墓塔三座。
[参考资料] (一)《浙江通志》卷二二六;《杭州志》卷三十五;《西湖胜迹》;《杭州与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