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弘福寺
我國古代名剎。位於陜西長安。唐‧貞觀八年(634),太宗為追薦太穆皇后,遂於右領軍大將軍彭國公王君的故宅建寺,以智首律師為上座。十九年正月,玄奘自西域歸來,所攜回的佛舍利、佛像、大小乘經律論等五二○夾六五七部,均置於此寺。三月,奉敕於此寺開辦譯場,先後譯出《菩薩藏經》《佛地經》《六門陀羅尼經》《顯揚聖教論》等書。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地婆訶羅(日照)於該寺譯《大乘顯識經》《大乘五蘊論》等。中宗神龍元年(705),奉敕改稱興福寺。金‧大定四年(1164),又改稱洪福寺。明‧洪武二年(1369),移至現址;成化年間(1465~1487),住持真景曾重修本寺。其後之沿革不詳。
〔參考資料〕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六;《續高僧傳》卷四;《佛祖統紀》卷四十;《釋氏稽古略》卷三;《宋高僧傳》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