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当巴桑结(藏Dam-pa saṅs-rgyas;?~1117)


  南印度游行僧。又称帕‧当巴桑结(Phadam-pa saṅs-rgyas),意译正觉。梵名不详。生于印度南方白达那所属的扎惹悉嘎地方,其地别名冲比岭,多敬信人士居之。师在少年时代即习文法学等诸学问,出家后,习学戒律,严守波罗提木叉。后往超戒寺,从法称(Dharmakīrti)等诸师学习有关曼荼罗等法门,并学持明、成就法、大乘经、文法、怛特罗、大幻等教法。又,据《青史》所载,师曾五度往访西藏,弘传希解派;其中,第五次曾在中国内地居住十二年。1097年,驻锡西藏之藏(Gtsaṅ)州鼎力(Diṅ-ri)僧院。1117年示寂,享寿不详。
  师显密教法并学,对《般若经》尤有所得,曾历访各地修习禅定,获大印智慧。其所传教法,形成希解派、觉宇派。后人尊之为此二派之始祖。
  [参考资料] 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第六讲第六节;G . Tucci《Tibetan Painted Scrolls》;L. A.Waddell《The Buddhism of Tib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