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彼岸會


  日本佛教用語。意指到彼岸的法會。即以春分、秋分之日為準,前後各加三日,總計七日之間所舉行的法會。一般信徒於法會期間則至寺院參拜或祭墓。此為日本所獨有,印度、中國均無此會。根據《日本後記》卷十三大同元年(806)三月辛巳條所載,令各國國分寺僧侶,在春秋二仲月各七日間,念誦《金剛般若經》。此即為彼岸會的起源。
  彼岸是梵語pāramitā的漢譯,音譯波羅蜜多,意即由迷惑的此岸到達開悟的彼岸。此外,另有一說謂彼岸會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的日想觀而來。善導在《觀經疏》〈定善義〉中說明日想觀云(卍續32‧715上)︰「欲令眾生識境住心,指方有在,不取冬夏兩時,唯取春秋二際。其日正東出,直西沒,彌陀佛國當日沒處,直西超過十萬億剎即是。」
  〔參考資料〕 《源氏物語行幸》;《拾遺往生傳》卷中〈藤井久任傳〉;《吾妻鏡》卷四十四、卷五十二;《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五;《海錄》卷一;《鹽尻》卷五十五;《類聚三代格》卷三;《延喜式》卷二十六;《蜻蛉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