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念佛堂日課
(採自靈巖念誦儀規)
每日六枝香修持,每枝香一點半鐘。寒暑無間,亦無假期,唯於每月兩次剃頭洗澡時,放兩枝香。餘則照常修持。
七點半鐘 起香(過夏時,提前半點鐘。春秋冬三季,照常。)
八點鐘 歸位
第一枝香 八點一刻鐘 止靜
八點三刻鐘 開靜
九點鐘 迴向
起香時,念阿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接阿彌陀佛身金色讚佛偈,出位繞念,持六字洪名。歸位後,趺坐,出聲念佛。止靜後,默念,或金剛持。昏沈重者,下位禮佛。開靜後,起佛號,出聲坐念。迴向時,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念畢,下位,對面站,再接念第二枝香。
九點鐘 起香(過夏時,隨同第一枝香,提早半點鐘。)
九點半鐘 歸位
第二枝香 九點三刻鐘 止靜
十點一刻鐘 開靜
十點半鐘 迴向
起香時,用引磬小魚,起佛號,出位繞念。歸位以至迴向,全與第一枝香相同。
一點鐘 起香
一點半鐘 歸位
第三枝香 一點三刻鐘 止靜
二點一刻鐘 開靜
二點半鐘 迴向
與第一枝香,完全相同。
二點半鐘 起香
三點鐘 歸位
第四枝香 三點一刻鐘 止靜
三點三刻鐘 開靜
四點鐘 迴向
與第二枝香,完全相同。(此時迴向畢,即接連上殿做晚課。)
六點鐘 起香
六點半鐘 歸位
第五枝香 六點三刻鐘 止靜
七點一刻鐘 開靜
七點半鐘 迴向
起香時,放蒙山施食。至「四生登於寶地」四句後,接讚佛偈,出位繞念。歸位及迴向各項,皆與第一枝香,完全相同。(蒙山施食全文見本書6537頁)
七點半鐘 起香
七點三刻鐘 歸位
第六枝香 八點鐘 止靜
八點半鐘 開靜後,即接大迴向。
九點鐘 一日功課圓滿
起香,歸位,止靜,皆與第二枝香相同,但少繞念一刻鐘。開靜後,大迴向,全文見65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