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怛特羅(梵Tantra)


  (一)指印度中世以降盛行的怛特羅教之聖典︰又名怛特羅文獻。一般而言,是指印度教中性力派的「怛特羅」聖典。但廣義而言,則包含潘遮拉特拉派的「本集」(Saṃhitā)與聖典濕婆派的「聖典」(āgama)。其成立時期不明。此等文獻係體系化的記載曼荼羅、印契、真言、種子及其行法,具有祕密的、象徵主義的色彩,並發展出特異的語言哲學及人體生理學。從中可以窺出怛特羅教較傾向於普遍化並肯定現世;亦即其成立係於《吠陀》的傳統中,增添了印度民俗的信仰。
  (二)指密教的聖典︰又譯密續、續,或本續。佛教中,如《大日經》《金剛頂經》等中期密教之前的經典,通常都稱作「經」(Sūtra),但後期密教聖典(Tantra)出現後,則連同其前之密教經典,一併稱為怛特羅。在後代的印度及西藏,係將密教聖典分為四類,即︰
  (1)所作怛特羅(事續)︰指初期密教的經典,即成立於兩部大經之前者,如《蘇悉地經》《蘇婆呼童子請問經》。除印與真言之外,尚規定一些煩瑣的儀軌。
  (2)行怛特羅(行續)︰指《大日經》系的密教經典,除儀軌之外,兼說瑜伽觀法。
  (3)瑜伽怛特羅(瑜伽續)︰指《初會金剛頂經》系的密教經典;重視瑜伽觀法甚於儀軌。
  (4)無上瑜伽怛特羅(無上瑜伽續)︰指後期密教聖典,即《金剛頂經》系的思想加上「性瑜伽」之理論所發展而成。又可細分為父、母、不二等三類。母怛特羅(母續)所奉之本尊與轉貪毒為覺力有關;父怛特羅(父續)與轉瞋毒為覺力有關;不二怛特羅(無二續)與轉癡毒為覺力有關。
  〔參考資料〕 M. Winternitz著‧中野義照譯註《佛教文獻》(《インド文獻史》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