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惡知識(梵pāpa-mitra)
即說惡法邪法,陷人於魔道之惡人。善知識之相反詞。又作惡友、惡師。《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云(大正12‧741b)︰「菩薩摩訶薩於惡象等心無怖懼,於惡知識生畏懼心。何以故﹖是惡象等唯能壞身,不能壞心,惡知識者二俱壞故。」《愚禿鈔》卷下云(大正83‧653a)︰「惡知識者,假善知識,偽善知識,邪善知識,虛善知識,非善知識,惡善知識,惡性人也。」
關於惡知識之類別,《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云(大正1‧251a)︰
「惡知識有四輩,一者內有怨心,外強為知識;二者於人前好言語,背後說言惡;三者有急時,於人前愁苦,背後歡喜;四者外如親厚,內興怨謀。(中略)惡知識復有四輩,一者小侵之便大怒,二者有急情使之不肯行,三者見人有急時避人走,四者見人死亡棄不視。」
此外,《長阿含》卷十一〈善生經〉亦舉出六惡友,並指出親惡友之四事。又,親鸞《愚禿鈔》卷下,嘗就善導《觀經疏》〈散善義〉二河譬中之惡友加以解釋,謂惡友乃雜毒虛假之人。此係指妨害往生淨土門旨趣之異學、異見、別解、別行者。
〔參考資料〕 《維摩詰經》卷上〈菩薩品〉;《佛性論》卷二;《佛本行經》;《法句譬喻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