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懷璉(1009~1090)
宋代雲門宗僧。漳州(福建省)龍溪人。俗姓陳。號「璉三生」。稟性聰慧,不誇世榮。幼年出家,篤志道學,寢食雙廢。曾參學於泐潭懷澄十餘年,受印可後,遊廬山圓通,在居訥會下任書記。仁宗皇祐二年(1050),詔令居訥住東都十方淨因禪院,訥以目疾舉師代之。同年二月,奉詔於化成殿答帝問佛法大意,奏對稱旨,受賜「大覺禪師」號。
至和二年(1055),師進頌乞歸。帝慰諭,仍留京師。英宗治平二年(1065)復上表請歸山林,獲准。師即東歸,住金山西湖。後因四明郡守之請,移住阿育王廣利禪寺。四明人相與協力造大閣,翰林學士蘇軾為撰〈宸奎閣碑記〉。元祐五年無疾而終,世壽八十二。
〔參考資料〕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六;《聯燈會要》卷二十八;《五燈會元》卷十五;《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八;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