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懿摩彌王(梵Ikṣvāku,巴Okkāka,藏Bu-ram-śin-pa)


  又作懿師摩王、鬱摩王、伊摩王、聲摩王。意譯日種王、善生王。其名常見於《梨俱吠陀》《羅摩衍那》《往世書》諸文獻中;耆那教聖典則以之為往昔之聖王。佛教以其為釋迦王族之祖,都於浮陀洛城,以福德一統天下。一名甘蔗王,如《佛本行集經》卷五云(大正3‧674b)︰「此童子者既是日炙熟甘蔗開而出生,故一名善生;又以其從甘蔗出故,第二復名甘蔗生;又以日炙甘蔗出,故亦名日種。」
  關於此王之事蹟,諸說略異。依《長阿含經》卷十三所述,此王有四子,名面光、象食、路指、莊嚴;四子少有所犯,為王所擯,乃出國至雪山南,住樹林中。後,王聞四子與女共為夫婦,生子端正,歡喜讚言︰「此真釋子,真釋童子,能自存立。」按,「釋迦」有「能」之義,故此處名之為「釋」,蓋讚美其有能力也。而懿摩王即此釋種之祖。《五分律》卷十五則云(大正22‧101a)︰
  「過去有王,名曰鬱摩。有四庶子,(中略)即呼四子,敕令出國,四子奉命即便莊嚴。時,四子母及同生姊妹,咸求同去。又諸力士、百工、婆羅門、長者居士、一切人民多樂隨從。王悉聽之。於是四子拜辭而去,渡傍耆羅河到雪山北,土地平廣,四望清淨,又多名果、異類禽獸。四子見之,即呼婆羅門長者居士,住共議言,所經諸處無勝此者,可以居乎。咸無異議,即便頓止,營建城邑。數年之中,歸者如巿,漸漸熾盛,遂成大國。去後數年,父王思子,問傍臣言︰我四子者今在何許﹖答言︰在雪山北近舍夷林,築城營邑,人民熾盛,地沃野豐,衣食無乏。王聞三歎︰我子有能。如是三歎,從是遂號為釋迦種。」
  〔參考資料〕 《眾許摩訶帝經》卷一、卷二;《彰所知論》卷上;《釋迦譜》卷一;《四分律》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