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戒乘緩急
戒,即戒律。乘,即教法。佛教徒依根性之不同而在持戒、聞法方面各有偏尚,此種情形謂之戒乘緩急。成佛之道,有以持戒為主,先嚴持戒法而後再研習教法者。有專尚教法而較不重視持戒者。由此乃有戒緩乘急、戒急乘緩、戒乘俱急、戒乘俱緩等四種。此謂之「戒乘四句」。天台、華嚴諸家曾倡此說。茲略述如次︰
(1)戒緩乘急︰指不嚴守戒律而專研教法者,如維摩居士即屬戒緩乘急之人。
(2)戒急乘緩︰指急切於持戒而緩於學習教法,如小乘之比丘即是。
(3)戒乘俱急︰謂不祇持守戒律,同時亦勤習教法以求悟,如出家之精進菩薩。
(4)戒乘俱緩︰謂既不嚴守戒律,亦無心求法。
此中,熱切於嚴守戒律(戒急)者得生人天,專研教法(乘急)者得以悟道。然如不守戒律(戒緩)則易失人天之身,不勤習教法(乘緩)則不易悟道。故「戒乘俱急」乃是佛子之理想典範。
〔參考資料〕 《摩訶止觀》卷四(上);《法華文句》卷二(下);《法華玄義》卷六(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二;《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