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戒尺


  法器之一。單稱尺。即在舉行歸依、剃度、傳戒、說法等法會時,用以警覺大眾或安定法會秩序的法具。《敕修百丈清規》卷五〈大眾章〉沙彌得度條下云(大正48‧1136c)︰「設戒師座几與住持分手,几上安香燭、手爐、戒尺。」《禪林象器箋》〈唄器門〉云︰「受戒專用之,故得戒尺之稱。」
  戒尺係由兩小木構成,一仰一俯,仰者在下,稍大。使用時,取上者擬擊下者而鳴之。又,一說戒尺為界尺,然據《禪林象器箋》〈器物門〉所載,界尺為資身細器之一,係用以畫界或鎮紙幅,與戒尺之用處不同。此外,淨土家於讀經時,為合經文而使用的割笏、音木及拆柝等物,亦係自戒尺發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