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所依不成过(梵āśrayāsiddha,藏gshima-grub-p a)


  因明学用语。因明三十三过的因十四过之一。指宗上的有法不极成,使因失去所依的过失。所依即宗上有法,因法是有法的“共许法”,因此是能依。立宗时有法如果不极成,能依之因就失去了所依,故称为所依不成。换言之,立宗如有所别不成之过,因必随之而有所依不成之失。如《因明入正理论》云(大正32‧11c)︰“虚空实有,德所依故。对无空论,所依不成。”这是假设胜论对小乘经部立量。胜论以虚空为实有体,属于实句义(胜论“六句义”之首)。胜论认为虚空有六德(六种属性)︰数、量、别性、合、离、声,故因云“德所依故”。但是小乘经部所说的虚空,却是一切皆无的意思,因而是无体,这样,宗上的有法就不极成,对于因来说,必然有所依不成之失。故《因明入正理论疏》云(大正44‧122b)︰“凡法、有法,必须极成,不更须成,宗方可立;况诸因者,皆是有法宗之法性。标空实有,有法已不成,更复说因,因依于何立?故对无空论,因所依不成。”
  所依不成过即近代正理论所说“不正确推理”中的“出事地不实”,“出事地”即宗上有法。因明学认为有法如果不极成,不真实,又怎么能确定其原因与有法间的联系呢?对此,正理派举例说︰
   空中莲花香,
   以似他莲花故。“空中莲花”是不存在的东西,既然如此,这因法就无从证成有法是不是“香”的了。
  《因明入正理论疏》按有体、无体,全分、一分和两俱、随一对所依不成作了划分,有其九种,列表如下︰
  ┌───────┬────────────┬────────────┐
  │ 过    名│   举    例    │《因明入正理论疏》的说明│
  ├───────┼────────────┼────────────┤
  │两俱有体全分所│如萨婆多对大乘师立:我常│所依我无(体),能依因有│
  │依不成    │住,识所缘故。     │(体)         │
  ├───────┼────────────┼────────────┤
  │两俱无体全分所│如数论师对佛弟子立:我实│            │
  │依不成    │有,德所依故。     │            │
  ├───────┼────────────┼────────────┤
  │两俱有体一分所│如数论师对大乘者立:我业│此于业有,于我无故。  │
  │依不成    │实,有动作故。     │            │
  ├───────┼────────────┼────────────┤
  │他随一有体全分│如数论师对佛弟子立:自性│            │
  │所依不成   │有,生死因故。     │            │
  ├───────┼────────────┼────────────┤
  │自随一有体全分│如数论师对大乘者立:藏识│            │
  │所依不成   │常,生死因故。     │            │
  ├───────┼────────────┼────────────┤
  │他随一无体全分│如《理门论》举例云:我其│数论虽立,大乘不许,亦如│
  │所依不成   │体周遍于一切处,生乐等故│此论者说者是。     │
  ├───────┼────────────┼────────────┤
  │自随一无体全分│如经部师立此论义。   │            │
  │所依不成   │            │            │
  ├───────┼────────────┼────────────┤
  │他随一有体一分│如数论师对大乘者立:五大│四大生果,二俱可成;空大│
  │所依不成   │常,能生果故。     │生果,大乘不许故。   │
  ├───────┼────────────┼────────────┤
  │自随一有体一分│如大乘者对数论立:五大非│            │
  │所依不成   │常,能生果故。     │            │
  └───────┴────────────┴────────────┘
  上述九种所依不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两俱,计有三种;二是随一,计有六种(其中自随一为三种,他随一为三种)。在这九种所依不成中,有体有全分、一分之别,无体则只有全分而无一分;所以在两俱中,无“两俱无体一分所依不成”,在随一中,无“他随一无体一分所依不成”和“自随一无体一分所依不成”。为什么在无体中没有一分过呢?《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云(大正44‧122c)︰“若许自他少分,因于宗有,必非一分随一所依不成。”这就是说,如果承认因对于宗上多种有法有部分联系的话,那就是有体一分了。因此在所依不成中,无体因只有全分过而无一分过。(沈剑英)
  [参考资料] 《因明义断》;《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