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承远(712~802)


  唐代僧。汉州□竹县(四川省□竹县)人。俗姓谢。最初师事成都唐公(智诜之弟子,名处寂),开元二十三年(735)出蜀至荆州(湖北江陵县)玉泉寺,依兰若惠真剃度,后遵师命至南岳衡山(湖南省),从通相受具足戒,更学经、律。后至广州,就教于慈愍三藏慧日,传承念佛三昧之法。天宝元年(742)归衡山,于山之西南建精舍,号弥陀台。粗食弊衣,精苦修道,遂发得三昧,常感胜境现前。当时,远近道俗闻其风而至者甚多,于是大建堂宇,造经藏。由于门人法照上奏师之异德,代宗南向礼之,并于新建之寺赐号般舟道场(德宗时更赐弥陀寺之额)。
  师于衡山六十余年,苦节真修,老而弥笃,缁素景慕,道化益盛。贞元十八年七月十五日示寂,世寿九十一。塔于寺之南岗,元和三年(808)吕温作塔记,七年柳宗元亦为撰碑文。受法弟子有千余人,中以始创五会念佛的法照,及日悟、惠诠、知明、道侦、超人等为最著。后世尊为莲社第三祖。
  [参考资料] 《南岳大师远公塔铭记》;《南岳弥陀和尚碑文》;《佛祖统纪》卷二十六;《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二十一;《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净土圣贤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