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护摩(梵homa,藏 sbyin-sreg)


  密教修持法。又作护魔、呼么、户摩。“homa”之词义为“焚烧”。密教在修此法时,系焚烧供物以供养本尊,故有此名。又称火供养法,略称火供养、火供、火法。亦可引申为以中道正观(不偏于内外理事)之智火烧除烦恼业苦,以六度四摄之供具供养心王心数之诸尊。《大日经疏》卷二十(大正39‧782a)︰“护摩义者,谓以慧火烧烦恼薪,令尽无余之义也。”《尊胜轨》卷下(大正19‧381a)︰“护摩者此方为火天。火,能烧草木卉林无有余者。天者,智也。智火能烧一切,无明株杌无不尽烧。”《瑜祇经》卷上〈内护摩品〉(大正18‧264b)︰“我说内护摩,谓净除固业,令获菩提心。”
  按,护摩法自古即盛行于印度。尤以事火婆罗门最重此法,彼等谓焚烧供物之香气可达诸天,诸天食之则可赐福予人。其后,密教亦广行此法。密教诸修法中,大抵皆有护摩法。
  关于密教所用之护摩,《大日经》卷六〈世出世护摩品〉于说毕韦陀世典之四十四种邪行火法后,又说出世真实正行之十二种智火。《大日经疏》卷十九释云(大正39‧779a)︰“佛欲除彼未来世中诸净行者我慢心故,自说本生作梵王时演外韦陀之法,令彼邪宗心伏,然后说此真言门正行也。”同疏卷二十又云(大正39‧ 780b)︰“复说真慧之火十二种法,所谓能成大事,除尽一切垢障之暗。而成大事不同往昔邪道非法之行也。”又云(大正39‧780b)︰“佛所以作此说者,欲伏诸外道。分别邪正,令彼知有真护摩。”即以方便引入外道,使其舍邪归正,并以外道之邪火为缘,说佛道之正护摩。按,外道护摩为未了知火之自性及其业用,而了知火之自性及其方便、作业等则为真护摩。所谓火之自性,即如来之一切智光。
  护摩有内、外二种。出世间之护摩为内,世间外道之护摩为外。在出世间护摩中,观心为内,事相为外。“内护摩”者,谓行者以观想之智火烧除诸业烦恼。因仅于心中观想,不行事作法,故名内护摩。又因仅观理法,故又称“理护摩”。所谓“外护摩”,则指择地造坛,焚烧乳木、五谷等物,以净涤行者三业,成就息灾、增益等事业。因在心外行事作法,故又名“外护摩”、“事护摩”。外护摩若不与内观相应则悉地不能成就。故行外护摩时,内护摩三平等观亦为必修之项目,且不可仅事内火不用外火。《大日经疏》卷八(大正39‧662b)︰“若真言行者但作世谛护摩,不解此中密意,则与韦陀火祀岂不相滥耶。”同疏卷二十(大正39‧781a)︰“有物可为而不作之,但以心作不如法也。”此谓护摩法如能内外相应、事理相融,则悉地可以速得成就。
  护摩修法依其祈愿目的,如息灾、增益等之不同而有三种法、四种法、五种法之分类护摩法所根据之本轨有三,即︰《瑜伽护摩轨》《火吽供养轨》《建立护摩轨》。在日本,东密主要依据《瑜伽轨》,台密则依据《建立轨》。
  此外,与护摩法有关者有若干重要用语,玆分条略释如次︰
  (1)三摩波多护摩(Samāpta-homaḥ)
  指护摩法中,最后阶段的行法。又称三摩波多法,又作成就护摩法、终法。即在一座护摩的最终阶段,祈愿此次火供能究竟成就的行法。依《苏悉地羯啰经》卷下〈补阙少法品〉及《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的记载,此法之修习次第即︰在供品安置妥当后,手执小杓取酥油,口诵真言,至“娑婆诃”时举杓将油投火,与“诃”声俱下。
  (2)五谷
  密教修护摩法时,投入炉中烧供的五种谷物,即大麦、小麦、稻谷、小豆、胡麻。此外,在建立曼荼罗时,此五谷也与五宝、五药及五香一起纳入瓶中,安置在坛的中央与四方之埋宝处。此埋宝法象征菩提心中安置着五智之宝,能发五谷之善芽,灭除五种过惑。然五谷之名目,各经轨所列有异。《陀罗尼集经》卷九谓粟、大麦、青稞、小豆、稻谷。《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四谓稻谷、绿豆、油麻、小麦、大麦。《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谓稻谷、大麦、小麦、绿豆、胡麻。《火吽供养仪轨》谓稻谷花、油麻、绿豆、小豆、小麦、粳米。
  (3)护摩木
  护摩时所焚烧之燃木。又作护摩薪、护摩柴或火木。《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云(大正18‧688c)︰
  “护摩木谓钵逻输木、乌昙摩啰木、钵□996a讫沙木、尼俱陀木、佉他啰木、阏伽木、吠宫讫那木、阏没啰木、迦湿没啰也木、闪弭木、阿簸么□伽木、阏说替那木。此十二种木,取枝、量长两指一折,皆须湿润新采得者,通于一切护摩法用条端直者,观其上下一向置之。”
  关于护摩木之木种及材质,则依护摩作法之不同而有差别。此具载在《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卷三、《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蕤呬耶经》卷下,及《牟梨曼陀罗咒经》等书中。
  (4)护摩坛
  又称光明坛、护摩火坛、火坛、军荼坛或火漫荼罗。坛为梵语maṅḍala之译,有大坛、水坛、木坛之别。“大坛”是选取悉地相应之地,开掘而除去秽物,埋五宝、五药、五谷、五香等,于其上以净土造坛。“水坛”是起建于急病或兵乱发生时,仅须洒水净地。此两坛都是以土兴筑,故称之为土坛。“木坛”是以木制作,通常是用四脚的牙坛。在印度,大部分是使用土坛,因此经轨唯揭举土坛建立之法。(参见《蕤呬耶经》卷上〈净地品〉)。
  又,关于地点的拣择,据《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所述,应尝其土味,辨其善恶,若土味甘美及香气最为殊胜。又须观其土色,若土色与所求之事相应,方可建立。譬如︰其土白色,则与息灾成就相应;土若黄色,堪为增益;土若青黑唯堪降伏;土若赤色即与钩召、敬爱相应。
  坛之形状又依修法而有异,即息灾护摩坛是圆形,以白黄色涂之;增益是方形,以赤黄色涂之;降伏是三角形,以黑色涂之;钩召及敬爱是半月形或八叶莲华形,以赤色或杂色涂之。坛之中央置火炉,烧护摩木焚燎供物。火炉之形状亦依修法而有异。
  此上所述,系日本密教所传之护摩法大略。至于西藏佛教之护摩法,虽然在原理上与东、台二密相同,但在内容、过程,及修法种类上则仍有差别。关于西藏佛教之护摩法,可参阅陈健民之《曲肱斋护摩仪轨集》。(附录二文,即自此书中摘出者)。
  ◎附一︰陈健民〈修护摩法如何方易感应〉(摘录自《曲肱斋护摩仪轨集》)
  (1)主旨正大;但为正法,非为私人。
  (2)戒律清净,威仪庄重。
  (3)平日为天龙八部所护持。
  (4)祈祷诚恳,不杂贪心。
  (5)正见具足,正定坚固,观想明晰。
  (6)菩提心大,菩萨事业已见实效。
  (7)火供各种条件如法圆满。
  (8)选择日期、地点,皆合法度。
  ◎附二︰陈健民〈绿度母息法火供仪轨〉(摘录自《曲肱斋护摩仪轨集》)
  (一)乞地
  缘想地神女黄色,从地涌出,受加持已,允许借地,然后隐入地下。行者以杵向所乞地,作坛之中心,先作横放势,次作直放势,想成金刚羯磨地基;念绿度母十字咒加持之。以后其他仪轨观想相同,不再详述。本法乞地以后。即想成本地为普陀洛宫。
  (二)发心
  “令黑白业海众得休息 唯为此事发起大悲心
  此心原与绿度母心同 当下自成绿救度母身”
  (三)加持铃杵
  于铃杵空性上观不动父母(父杵、母铃),彼等化光入于杵、铃,于右掌上观月,左掌上观日,右持杵,念“麻哈班札吽”;左持铃,念“班札假走阿”。以杵触心三下,同时振铃三下,念下颂曰︰ “出生无边寂静智 以大笑声而除障诸法非先净后染 示游戏故而表扬”
  次念〈加持铃、杵咒〉
  “嗡沙哇打他嘎打、洗底班札、三昧耶、底叉、呕扯司当、打惹雅米、班札沙朵、黑黑黑黑黑、吽吽吽呸、娑哈。”
  次念〈声空三昧召请诸佛咒〉,同时以杵触心,表开心性本具诸佛得以警醒。次以铃口向内、向顶上,四方、八面(先四方,后四隅)摇动,以召请十方诸佛之加持。
  “嗡班札、梗札惹里打、抓惹里打、爽抓惹里打、沙哇不打肯札、抓札里缕、抓札拔里米、梗札打那惹、爽哈比打、班札打妈洗打雅、沙哇扯里、吽吽吽、火火火、阿康娑哈。”
  (四)守护
  三角食子,以糌粑、红、白糖和成,分作荤、素两个。三角食子高可三吋,作长三角柱形,以红颜料和酥油染者,作为荤者;其素者则不用染红。素者供诸天龙神明,荤者供诸忿怒明王、药叉等护法。
  初念“嗡喀喀、喀黑以、喀黑以。”(意谓︰请尝!请尝!)
  次念〈祈祷颂〉,此颂为古人沿用甚久者。凡经古人沿用甚久,其加持必大,诸天龙亦惯闻之,而易接受。颂曰︰
  “诸八大护守界神 一切药叉及眷属
  领纳此呈供食子 愿瑜伽士及眷属
  无病长寿得自在 功德美誉及善种
  胜妙受用咸感得 特于息灾之事业
  祈为助办赐成就 具誓本愿为守护
  各种成就祈助办 非时死与诸违缘
  祈消灭诸魔障等 恶梦与彼恶相等
  祈免一切凶恶事 世间安乐禾稼丰
  五谷盈登法增长 贤善妙乐悉圆满
  祈垂随欲皆成就 汝等成黑方神者
  于甚深秘密仪轨 未得见闻之自在
  汝等各自他方去 倘若违越我之命
  以炽燃金刚天杖 碎汝头颅百数分。”
  次念〈四吽咒〉洒芥子以驱魔。同时事业金刚即将预陈在佛案之侧两个三角食子,弃于远方;想静寂、忿怒两类护法,皆已受用满愿,各随行者所命而守护之。咒曰︰
  “嗡松巴里、松把里、吽吽呸。嗡格里哈那、格里哈那、吽吽呸。嗡格里哈那巴雅、格里哈那巴雅、吽吽呸。嗡阿那雅火、巴嘎蕴、比雅揽扎、吽吽呸。”
  次结金刚网印。其法出自本人之《光明法藏》,即二掌相合,二中指头相抵,二无明指外绕中指之背,二头指屈压二无明指上,二小指、二拇指各屈于掌中;外形似五钴杵,中指中央一钴特长,余四略短,以中指为主力所在,初向四方,次向四隅,次向上方,次向下方,用力举出。想金刚网由此散布。结界之内,火焰即由各杵发出,一切魔鬼无法入内。
  (五)加持供品
  铃、杵,除结手印时不可离手,加持供品,即用盛瓢上承,灌瓢下合。如本尊父母双融而出生甘露,以此甘露,加持供品,则成无上空乐之妙供。持瓢时,铃、杵仍在手中,以瓢遥指各供品,口念︰“嗡叉叉叉叉叉”,于一切供品上加持之。
  (六)安座并礼赞
  如佛坐吉祥草上证菩提果,是以当献吉祥草于火坛四周,由左向右排列之。火坛中有两重座位,下方为火神之座,上方为本尊之座;而事实上火坛已架成,火坛底已如法绘坛城,其上已堆满引火之薪及纸等,所谓下方架火神座者,惟依观想耳。故当在火坛口,先架火神座,再于此上,次架本尊座。四周者四根吉祥草,座上者即架十字形,草尖向前,顺次架成两十字座。
  甲、安火神座。如前安吉祥草已,颂曰︰
  除世间暗普光焰外座 智火悲壮除魔之内座 喜笑柔克胜成就密座 无不吉祥请住密密座
  〈观三昧耶火神颂〉曰︰ 莲月座上现□(朗)字 转成息灾白火神 一面二臂右持□
  左手仙壶仙人相 其发甚多具威严 大腹以白梵线饰
  次迎火神智慧尊入座法 以右手握举吉祥草作无畏施手印,左手握右手之小腕,右大指于无明指末节捏动三次,作欢迎势。口念“札格吽札”而召入之。入已,赞曰︰
  世间自在法王依怙子 已得事业灌顶火神王 殊胜智慧烧除彼二障 能助大事尊前恭敬礼
  乙、安本尊座。颂曰︰
  秋月清净胜外吉祥座 光明周遍胜内吉祥座 笑声寂静胜密吉祥座 无缘大悲密密吉祥座
  〈观本尊颂〉曰︰
  尊身明空如泪珠 慈眼注视诸众苦 右手下施大救度 右持开敷智慧花 右足下垂不舍众 左足半跏不舍空 绿光施成所作智 为诸佛悲心精华 胜主胜伴廿一尊 闻声皆近前救度
  〈七支颂〉曰︰
  通达本净以敬礼 法喜禅悦为赞叹 观业不生真忏悔 住大休息以随喜 请转大救度法轮 长住大悲同体身 回向众生皆成佛
  〈本尊赞〉曰︰
  遍身毛孔悲流之结晶 绿光怖畏令众成所作 慈音明咒连声呼救度 大悲大慈大寂大方便 大救大度大遍大解脱 大光大声大笑大调伏 大施大众大空大净乐
  〈诉苦颂〉曰︰(此颂全文参阅《曲肱斋护摩仪轨集》)
  念已,对于施主特有之苦,宜虔心三次祷告,以求熄灭。如某君以病求度母治愈,即默念三次︰某君某病,特别求尊救度早日痊愈。然行者必以大众大事大心,如前遍缘,普请救度为先;然后回向于某君某事,则易成就。所谓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也。
  (七)加持薪
  半颂曰︰即灾苦薪能生智慧火 供已圣凡同享大净乐
  (八)加持油
  此油指助火之燃料,非供品中之酥油。息法可用花生油,或芥子油,或芝麻油,如能用印度特产之椰油,白色凝结如酥油更好。此油除先供火神,后谢火神外,二者之间,视其火坛之需要,亦可以供本尊,次数不拘也。颂曰︰
  妙油能生白净般若火 供已烧尽六道诸苦毒
  (九)举火
  其法先将安在灶之东南角位之糌粑灯,移入火坛中心,事业金刚当以事先预备之引火纸条等,和油在灯上点燃,然后就火坛上面,及四周所安引火净纸,各处同时引燃。行者即以右手中三指直出,拇小扣入掌内,口念“□”(朗)字三声。朗者,火之种子字也。念时即以此印向火坛中心,右旋三度,以加持之。次以白绫所作大扇(即以壹尺五吋见方之白绫,上书“□”(养)字,养字者,风也),双手向火坛,上下扑火三次。随念颂曰︰
  养养养 般若般若 麻哈般若 般若般若 经常般若
  般若般若 觉观般若 般若般若 寂静般若
  供油一瓢,并就各种供品中,先取出少许,先供火神,想火神受后欢喜,化成火光,以助火供。以后供本尊时,每种皆留少许,将于供本尊后,再以此物酬谢火神。供法详后。
  次观火像。此虽列于举火之后,然所观火像,并未限于此一期中。自开始举火,乃至火供完毕,全部事业中,皆宜随时观察火像,凭此可以预测施主所求之结果。
  《烧供光穗经》所载火供火像,颂文曰︰
  吉羊如意结拂伞 或如宝幢与莲花 三尖宝剑及鱼相 色如绿色翠玉吉 或现金刚海螺相 灌瓢或盛瓢之相 白色虹霓相亦吉 右旋与极光润相 珊瑚色与黄金色 宝琉璃色与银色 如日光明无有垢 无烟且具有香气 如二面鼓声为胜
  至若不吉火相,亦依彼经所载,抄录如次︰ 烟气腾腾火星裂 骤然遍焚具裂声 火尖分裂或难燃
  报纸或杂志之纸,彼等多印黄色新闻,凡社会罪业现象,每加倍描写,中有臭气,不可为天及诸佛所闻也。
  再者,当举火时,其东南角之灯,当捧入火坛中心,设使开其外护之盒时,或事业金刚就其灯上点火时,失手将火熄灭,或被风吹熄,或祈祷之文太长,未入坛中,先已油干,当就原来借火之火种上,再点灯,不可遽用火柴直点此灯,火柴之上,药物有毒故。
  次供火神。观火坛火势已上升,得前供油后,火力已不致被供物所扑灭,即以所预备之火神供品,供与火神,口念供火神及其眷属,咒曰︰
  “嗡、阿那也、沙巴里哇那、喀喀喀黑以、喀黑以。”
  次赞之曰︰
  世间自在依怙法王子 已得事业灌顶火神王 殊胜智慧消除诸烦恼 能持火神尊前恭敬礼
  次祈求之曰︰
  我阿阇黎及眷属 心往正法行事业 于中能作障碍者 及诸罪业与病魔 沙哇辛当古鲁也娑哈
  如上如法供已,火神及其眷属非常欢喜,皆化成火光,助我事业;以下直至火供未完前,想火光即是火神,不另观火神。最后酬谢时,则本尊已归其本净之土,而火神如前观想者,复现于火坛中。
  (十)正式供本尊绿度母
  初供菩提枝 念颂曰︰
  现成本地大荫菩提柯 供已大笑降魔显正觉
  持菩提枝,顺其上下方,直立供于本尊座。后想在火中成熟大菩提树,在本尊座后,其荫圆盖本尊之身。
  次念〈供菩提枝咒曰〉︰
  “嗡、打缕、朵打缕、朵缕、娑哈、嗡、菩提支扯也、娑哈。”(三次)
  次供芝麻(黑色)。左手食指按左鼻孔,使右鼻孔出气,吹于黑芝麻上;想行者、施主、法侣、众生所有一切黑业,能招致灾苦病患者,皆变成蜈蚣、毒蛇、毒气等,入于黑芝麻。然后念下咒曰︰
  “嗡、打缕、朵打缕、朵缕、娑哈、沙哇、巴榜、辛当古鲁也、娑哈。”
  此咒在不念颂赞之词等时,口中不断念之,直至火供完毕。
  次念〈供芝麻颂〉︰
  无明为因黑白业所执 灾苦邪见一切皆化供 供已了知无明本来空 显众法身与众大休息
  次供芥子,念〈供芥子咒〉曰︰ 
  “嗡、打缕、朵打缕、朵缕、娑哈、嗡、沙哇阿叉洗打也、娑哈。”
  次念〈供芥子颂〉︰
  一切魔仇自性本空寂 芥子供已诸魔自消灭 看透空色原无有主敌 同体悲中大救大休息
  次供三白、三甜。三白︰即白乳、白酪、白酥,三甜者︰白糖、红糖、蜂糖。
  念咒曰︰
  “嗡、打缕、朵打缕、朵缕、娑哈、嗡、沙哇伞巴斗、娑哈。”
  念颂曰︰
  诸法白净具禅悦 供已愿众餐空色
  次供白花,念咒曰︰ “嗡、打缕、朵打缕、朵缕、娑哈、嗡、沙哇不白也、娑哈。”
  念颂曰︰
  清净圣洁及时花 供已从空显光华
  次八供,念咒曰︰ “嗡、打缕、朵打缕、朵缕、娑哈、嗡、阿港、巴当、不白、睹白、阿努茍、梗登、努尾斗、下打、札底札、娑哈。”
  念〈八供颂〉︰
  寂静八苦平等功德水 寂静贪着本具童瓶花 寂静戒犯唯一任运香 寂静无明光照四方灯 寂静五毒无取舍涂香 寂静贫乏无增减食子 寂静八风无戏论音乐 供已罪净心明得大乐
  在供八供以前,其他一切供品,如五谷、五绸、五香、五果、五药等,皆可加入;因此仪轨,欲令贫苦行人,无力多购供品者,聊列数种耳。
  十一酬谢火神
  即以所余供品供火神,念颂如前。
  十二回向 甲、普通回向。念下颂︰
  慧命由上师所生 生命由父母所生 供物功德主所生 火属火神水龙王 地属国家伴是他 此中离我与我所 何因何缘所生善 彼因彼缘自结果 众生本具大寂静 此中非因果所摄 即此离因果火供 愿显大因之大果 未显果前之灾苦 禅定气功诸障难 法性光中祈寂静
  乙、特别回向。即随火供施主所请求者而回向之。如某君有病,求免病,则将其姓名、住址、病况,及所请医生等条件,逐一宣明,请求本尊,默为庇佑,早日痊愈。
  丙、念〈百字明〉忏悔。
  丁、念行者本人之愿文。
  戊、结特别手印回遮。此印乃由本人著作中传承所得,此书名曰《光明法藏》,其中包括手印、法诀等,未经古德祖师传授者。此印结法者,先合掌,以二中指头相抵,成三角尖,二食指亦相抵,虎口跨开,二拇指头,亦在下方相抵,如是虎口(拇指与食指间距离曰虎口)如普陀山;海中碧洞,为本尊所居。无明指及小指各向上撒开左右,如洞上光线。将此印置本人顶上,想本尊即住在顶。然后口发“哈”字七声,如本尊在文佛顶上大笑七声然。
  己、火供一切暖热,收摄入于行者拙火位中,入拙火定片刻,然后下座。
  [参考资料] 《方便心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三;《大日经疏》卷二十;《密宗仪轨与图式》(《现代佛教学术丛刊》{74});龟井宗忠《护摩の历史的研究》;高井观海《密教事相大系》;《秘密事相の研究》(《梅尾祥云全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