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拘那罗太子(梵Kuṇāla,巴Kuṇāla,藏Ku-ṇa-la)


  印度阿育王之子。又译鸠那罗。本名达磨婆陀那(Dharmavivardhana),义译法益或法增。以其眼如拘那罗鸟之亮丽,故得斯名。《玄应音义》卷四又作恶人或不好人,并推定其原语为Kunara,惟此说不真。《西域记》卷三作拘浪拏,乃拘拏浪之误。
  拘那罗生于八万四千塔成就之日,其母为□出双目。太子双目被夺后,知其事乃王妃征沙落起多之奸计,故与其妃一齐离开呾叉始罗国。二人沿途鼓琴乞食,行至王城。夜宿王厩,鼓琴且歌。王闻其歌琴之声,召而见之,始知王妃所为,愤而焚杀王妃。
  时有阿罗汉瞿沙者,善于医事,王请其治愈太子双目。瞿沙即集人说法,并令各持一器前来听闻。迄说法毕,集众泪液,盛于金盘,以此洗王子眼,眼遂明视。其后,王又于王子□目地建塔。据说后世盲人至此祈请复明颇有其人。
  [参考资料] 《杂阿含经》卷二十三;《阿育王经》卷四;《阿育王传》卷三;《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释迦谱》卷五;《经律异相》卷三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三;《翻梵语》卷三、卷六;苏雪林《鸠那罗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