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摩利支天(梵Marīci,藏Ḥod-zer-can-ma)
又译摩里支天、末利支天。意译积光、威光、阳焰等名。是一位能够自我隐形而为众生除灭障难、施予利益的女神。虽然她属于天部,但有时也被称为摩利支天菩萨或大摩里支菩萨。
依《摩利支天陀罗尼经》所载,摩利支天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在日天(太阳神)前行走,日天不能见她,而她能见到日天。由于她能隐形,所以她的形踪无人能知。对于她,无人能捉,无人能害,无人能加欺诳、束缚。修持此法之人,亦复如是。依佛经所说,修习摩利支天法或诵习《摩利支天经》的人,也往往能得到其不可思议能力的加护,其人即不为冤家所害。
摩利支天的形像也有多种。有一种作天女形,或坐或立于莲花上。左手在胸前持天扇,右手下垂。另一种现忿怒像,有三面,每面有三目,有六只手臂或八只手臂,骑乘于野猪上,或坐于七野猪拖车之上。左方的各手执无忧树、罥索及弓弦。右方各手执金刚杵、针、箭与金刚斧。此外还有多种其他形像。
依密教所传,修习摩利支天法,如果得到成就,其最大功能是消灾与隐身。依《大摩里支菩萨经》所载,此尊“能令有情在道路中隐身、众人中隐身。水、火、盗贼一切诸难皆能隐身。”如能赤诚依法修持,则一切天魔恶鬼外道,都无法觅得修法者的行踪。除此之外,还有息灾、增益、降伏等作用,各法均有不可思议之感应。
在《薄伽梵歌》之中,此天神是男性。是火星、生主(Prajā-pati)或梵天之子,又系七大仙人中之迦叶波仙人之父,是风神,为古代印度庶民所崇拜。
[参考资料] 《末利支提婆华鬘经》;《摩利支菩萨略念诵法》;《摩利支天一印法》;《陀罗尼集经》卷十;《佛祖统纪》卷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