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摩腊婆国(梵Mālava)


  南印度古国名。位于邬阇衍那国之西。又称摩罗婆国、南罗罗国。《大唐西域记》卷十一云(大正51‧935c)︰
  “摩腊婆国,(中略)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据莫诃河东南。土地膏腴,稼穑殷盛,草木荣茂,花□。人性善顺,大抵聪敏,言辞雅亮,学艺优深。五印度境,两国重学,西南摩腊婆国,东北摩揭陀国。贵德尚仁,明敏强学。而此国也邪正杂信,伽蓝数百所,僧徒两万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数百,异道寔众,多是涂灰之侣。”
  古代此国有一国王,名曰尸罗阿迭多(唐言“戒日”,与曲女城之戒日王同名而不同人。)其人机慧高明,才学赡敏,爱育四生,崇敬三宝。尝于居宫之侧,建立精舍,穷诸工巧,备尽庄严,除恭造七佛世尊像之外,并于每年设无遮大会,招集四方僧徒,修施四事供养。
  又,都城西北二十里处,有一陷坑。乃昔者大慢婆罗门生身陷入地狱之处。相传此大慢婆罗门,生知博物,学冠时彦,内外典籍,究极幽微,然极为傲慢,曾以大自在天、佛世尊等像为座之四足;后为跋陀罗缕支比丘所伏,愤而深骂苾刍,谤毁大乘,轻蔑先圣。然言声未静,地便拆裂,生身地陷云云。
  [参考资料] 《孔雀王咒经》卷上;《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十八;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