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方便心论


  一卷。后魏‧吉迦夜、昙曜共译。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主要述说因明论理之纲要,以为分别正邪之方便。内容共分四品︰
  (1)明造论品︰先示造论之趣旨,次说论法有譬喻、随所执、语善、言失、知因、应时语、似因非因、随语难八种,并举例详论。
  (2)明负处品︰先说明语法及负处之意义,次论负处有语颠倒、立因不正、引喻不同、违本宗等十七种。
  (3)辩正论品︰分别如法论与正法论。
  (4)相应品︰论述增多、增减、闻同、闻异、不生等二十种相应。最后又说学习此论,可得正智,分别善恶正邪。
  有关本论之作者,宋、元、明三本均谓龙树所造,然高丽本及诸经录则未载作者之名。若将本书与据称是龙树所撰之《回诤论》相比照,两者所说多不相合,而且如同本书〈辩正论品〉以阿罗汉果及无余涅槃为最高义等,与龙树之主张相反,故知本书应非龙树所造。又,本论的叙说,与相传为迦腻色迦王时代所作之《恰拉卡本集》(Caraka-saṃhitā)相通处颇多。由此来看,本论或依准其说,而记述当时所通行的因明法则。此外,书中八种论法之一“随所执”之下,列有事火外道、医法、卫世师、僧伽、瑜伽外道、尼乾陀法、计一外道、计异外道等所立的要目。
  [参考资料] 许地山《陈那以前中观派与瑜伽派之因明》;《佛教论理学》;宇井伯寿《印度哲学研究》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