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施饿鬼会


  指回施饮食给堕于恶趣、苦于饥饿的饿鬼之法会。又称施食会、冥阳会。略称施饿鬼。依唐代不空译的《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载,佛世时,弟子阿难一夜在静处,焰口饿鬼来,告阿难以后三日其命将尽,并堕饿鬼道。阿难大惊,希望免于此苦。鬼王遂告云,若于翌日为百千饿鬼,及百千婆罗门仙等,各布施一斛饮食,且为供养三宝,则得以增寿。阿难将此事告佛。佛乃为其示一陀罗尼,并说施食之法。此即是施饿鬼法之根据。
  在不空之前有实叉难陀译《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甘露陀罗尼》各一卷。前者乃不空所译之同本异译,其主要差别在于《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在陀罗尼之后,无多宝、妙色身、广博身、离怖畏等四如来之名号。又梁武帝时所创、唐‧咸亨年中(670~673)再兴之水陆法会。自实叉难陀之后,即加入施饿鬼法。《释门正统》卷四〈利生志〉云(卍续130‧801下)︰
  “若夫施食之法,又非一切人天所知,惟如来以大慈普覆,不忍一切含灵受其饥饿苦恼。故假面然鬼王缘起,令阿难尊者以一抟食,诵咒施之。今缁素通行,谓之施饿鬼食。经律所出有三不同︰(一)涅槃经谓之旷野鬼,(二)焰口经谓之焰口鬼,(三)鼻奈耶律谓之诃利帝母,皆由如来善权示迹。”
  有关施饿鬼会之记载,始见于《释氏要览》。同书卷上〈中食〉谓,在旷野鬼、鬼子母之外,另有关于焦面大士的施食法。其后,遵式撰〈施食法〉,仁岳作〈施食须知〉,皆祖述道诚之说。到南宋,如如居士颜丙亦作施食文,其次石芝宗晓有施食通览之作、中峰明本有开甘露门之作。其中,开甘露门在《焰口经》之四如来中,加入甘露王如来,而成为五如来。
  [参考资料] 《大般涅槃经》卷十六;《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莹山和尚清规》卷下。